2025.09.30
2025.09.15
2025.09.08
在法國,一些城鎮設置了公共的「共享麵包」箱,將麵包店未售出的麵包放入其中,讓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取用——這是一種簡單而草根的方式,用來對抗食物浪費與飢餓。在蘇格蘭的古登(Gourdon),有一個簡單的塑膠箱,裡面放著快要過期或多餘的食物。若問當地人最近的商店在哪裡,他可能會說:「你需要什麼?一點麵包嗎?我可以給你一些!」這真是一個思想超前、充滿溫情的地方。在澳洲,有一家名為 OzHarvest 的小型公司,擁有冷藏卡車,專門收集剩餘食物並送往需要的地方,例如婦女庇護所等。所有食物都遵守嚴格的衛生規範,以確保不會引發疾病。這是一項極具人道精神的服務,幫助越來越多無家可歸和飢餓的人們。
在台灣也有類似的美意。例如,由基督教芥菜種會在台中市北屯區平安里的共好冰箱、從創辦共好冰箱到至今已運作了四年多,秉持著讓資源重新分配,幫助那些有需求的人,提供蔬菜水果、要有效期的冷凍食品、密封住的 食材,也可以避免食物接近期限而被 丟棄,減少讓食物浪費的可能性。
然而,超商雖有即期品減價機制,每天還是丟棄大量的食品。 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理事長方荷生:「像麵包一個禮拜可以處理1900公斤,5天快兩噸。可是你知道嗎,台北、新北加起來這些上百家的麵包店,我們還沒有收到,我們只收到三十家,所以這些的丟掉的會比我這裡(捐贈的)還要多。」量販店企業永續經理林夢紹:「(捐贈過程)保存不當或者是員工訓練不足,或者是這些受捐贈的單位他沒有辦法好好地處理這些食物,其實都會造成一些食安的風險,對於整個通路的品牌商譽來講其實都是有很大的傷害。」
因此,減少食品浪費還有賴大家集思廣益、想出更多對策。
資料來源: enhancegeneralknowledge
Share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