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.04.21
2025.04.14
2025.04.09
每年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(Earth Day),旨在喚起大眾對於保護環境的意識與關注。第一屆地球日始於 1970 年,被譽為是史上第一次草根性大規模的環境保護運動,促進了多項環境保護法案通過。如今,超過 50 年過去,地球日已然成為全球性的倡議活動,每年此時皆有來自各地的地球村民,用自己的方式為環境盡一份心力。
地球日的由來,源起自1969年1月一場在加州外海發生的油井爆炸意外,當時,超過1千萬公升的油外洩,導致數隻海豚、海鳥、海獅等生物喪失,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。此事件促使各界更積極地關注環境消息並建置相關環境法規。在這起漏油事件之後,長期關注環境的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參議員 Gaylord Nelson,提出至校園舉辦環境演講的點子,並召集當時活躍於社會運動的青年 Denis Hayes 負責組織相關活動,致力宣導空氣、水污染的議題。
而為什麼地球日選在4月22日呢?原因是為了大幅度提升校園參與度,便選定避開學生考試與春假的期間。1970年,第一屆世界地球日正式誕生,在美國各地共累計超過2千萬人參與環境保護活動,是史上第一次草根性大規模的環境保護運動。
這場環境保護運動,促進了多項環境保護法案通過、推動「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(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)」的成立、更催生了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的人類環境會議。此外,地球日由美國發跡,更逐漸擴及全球,在1990年世界地球日20週年之際,已有來自亞洲、非洲、歐洲等眾多國家與國際型組織響應,累計動員世界上超過100個國家、高達2億人口參與。
而今,世界地球日已是全球具指標性的環保活動,由國際型非營利組織 EARTHDAY.ORG統籌,每年訂定主題,號召全球共同採取行動。
2025年世界地球日年度主題為「地球力(Our power, Our Planet)」,希望號召全球所有人凝聚力量,推動政府及企業加速能源轉型,將「再生能源」視為全球未來發展重要目標,並在2030年前將再生能源的發電量提升至3倍。
資料來源: 社企流/https://www.seinsights.asia/article/9466
Share: